7月25日,2025中国-东盟共建共享“低碳扩绿校园”产业推荐会与会嘉宾专程前往清镇职教城参观考察,聚焦职业教育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践与产教融合创新成果。
考察团一行首先乘车游览清镇职教城,随后深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,先后参观了中德智能制造赛训中心、氢能产教融合实验室、多能耦合绿能综合体等设施,详细了解该校在绿色能源应用、低碳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中的创新举措。
在考察的核心环节,嘉宾重点探访了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“贵州绿色低碳校园基地”,现场观摩智慧节水管理系统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实况,并围绕技术应用、模式创新等内容展开深度交流。
展开剩余62%据介绍,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战略引领,在水资源与能源管理领域的探索创新成果丰硕,形成了可圈可点的示范经验。
在水资源管理方面,该校秉持“节水优先、智慧赋能”理念,创新采用合同节水模式:通过年人均用水量单价招标引入专业节水单位,系统性推进节水管道改造、智能设备安装及节水器具更新,依托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搭建智慧管理平台,实现地下管网可视化呈现、用水数据实时监测、异常情况精准预警与快速响应。该校的水费从2023年的170多万元降到2024年的130多万元,年人均用水量由68立方米下降到36.7立方米。下一步,该校计划通过铺设中水管网深化循环用水体系建设,联合科研力量开展技术攻关,并将智慧节水项目融入中小学研学实践,助力培养青少年的节水意识。
在能源管理方面,该校以智慧能源系统建设为重要抓手,既有效提升能源配置效率,又积极响应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深化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。目前,该校已与贵州长通集团携手共建多能耦合校园绿能综合体:一期项目完成8000平方米光伏板铺设(装机容量2兆瓦,理想状态下每小时发电2000度),自去年8月份投用以来,已满足学校30%的用电需求;二期计划引入风力发电、氢燃料电池等设施,构建“光伏+风能+氢能储能”的多能互补低碳校园生态。通过系统性布局与前瞻性规划,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全力打造具有标杆意义的绿色校园典范,这不仅为职业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在绿色低碳转型、校企协同创新方面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宝贵经验,更为其他学校在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及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考察结束后,嘉宾对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的绿色办学模式给予高度认可,纷纷表示绿色低碳是全球的共同使命,期待各院校加强交流协作,携手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记者 田甜/文 石照昌/图
发布于:贵州省嘉喜网-股票按天配资-在线炒股配资-配资杠杆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