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战局再起波澜:斩首行动、核电站危机与美乌峰会前的博弈
01
乌军深夜突袭库尔斯克,俄副司令重伤引关注。
乌国防部情报总局18日放出重磅消息:乌军多架无人机深夜突袭俄库尔斯克州雷利斯克-克鲁佩茨高速公路,精准命中俄军车队,导致俄北方集团军副司令阿巴切夫重伤,被紧急送往莫斯科救治。俄库尔斯克州官员虽证实袭击造成1死2伤,却对阿巴切夫身份闭口不谈。
这事儿有几个耐人寻味的点。库尔斯克去年6月刚被俄军“完全夺回”,如今乌军无人机又在这儿搞突袭,说明战火从未真正远离这片边境地带。更关键的是,乌军这次明显“有的放矢”——能精准定位俄军副司令行踪,要么情报能力升级,要么西方“递了刀子”。但美英法德集体“失声”,倒像是默认了某种默契。
时间点更微妙。美乌欧峰会召开在即,乌军这时候搞个“斩首行动”,既给前线士气打鸡血,又给泽连斯基在谈判桌上添筹码。要是后续再搞几波大动作,俄军怕是要更头疼。
展开剩余64%02
俄核电站遭无人机“试探”,乌军亮肌肉还是踩红线?
俄国防部18日披露,斯摩棱斯克核电站17日深夜遭乌军无人机“试图袭击”,被俄防空系统击落。乌方照例没回应,美英法德也继续装哑巴。
这事儿透着股诡异劲儿。乌军以往打俄本土,绕着核电站这类敏感目标走,这回突然派无人机“光顾”,更像是亮肌肉——证明“我能打你核电站,但我不打”。毕竟真要下狠手,哪会只派一架无人机?“无人机蜂群”战术才是乌军惯用套路。
但风险也摆在这儿:万一哪架无人机没拦住,核电站出点岔子,那可不是爆炸那么简单。俄乌冲突直接升级成“核危机”,谁也兜不住。乌军这手操作,更像是在警告莫斯科:“别把事儿做绝,我还有后手。”
03
俄军凌晨导弹无人机齐飞,美乌峰会前“示威”意味浓。
乌空军18日通报,俄军前夜向乌境内发射4枚“伊斯坎达尔-M”导弹和140架无人机,扎波罗热、苏梅等多地遭袭,至少10人死亡。泽连斯基直接点名俄罗斯:“趁美乌总统会晤搞突袭,摆明了示威!”
俄军这波操作,时间点选得确实“讲究”。美乌欧峰会要谈安全保障,特朗普虽松口愿给乌某种形式保护,但明确“不纳入北约框架”;英法德更早前放话要派兵监停火,被俄方骂“玩火”。这时候俄军搞波大袭击,既是回应乌军斩首行动,也是给西方递话:“别以为能随便定规则,我手里还有牌。”
战局走到这一步,和谈更像“空中楼阁”。领土问题、安全保障这些硬骨头没啃下来,战场上的血与火只会烧得更旺。美乌峰会能不能推出实质性方案?西方派兵监停火会不会引发俄更强硬反击?库尔斯克的无人机、斯摩棱斯克的核电站、苏梅州的导弹,都在提醒所有人:这场仗,远没到收场的时候。
发布于:江苏省嘉喜网-股票按天配资-在线炒股配资-配资杠杆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